close

富里金針產銷第1班共有11名班員,全部是以生產金針為主業,不像別班的農民有兼做民宿、體驗等休閒農業,每一位可以說都是專業的農夫。班長李應含說道:「種金針已經有40幾年的歷史,早從六十石山尚未開路,上下山都得靠兩隻腳步行開始,一直到現在汽車可以直接上山,變化實在非常的大。」李應含指出,目前金針的種類共有6種,不過大致上只會分成高山種跟平地種,高山種的口感比較軟也比較甜,是一般市面上看到的品種,其一公頃的產量大約在1500台斤;而平地種的口感較粗,煮起來容易爛,市場的接受度比較差,但是在平地種的產量一公頃可以達到4000斤左右。此外,高山種的金針採工的費用也比平地種的金針來的高,由這樣的比較就可以得知,在高山栽種的成本遠高於平地,售價自然也會有差異。


對於種植金針,李應含表示,最大的敵人是雜草,由於雜草通常隱密在金針葉下,因此除草的工作變得非常費工費時。不過種金針也有方便的地方,金針的母株種植下去以後便會自己分株,每年不斷地繁衍下去,不需要像稻子收割完便要重新再耕種。對於目前金針花銷售的規範,政府已經禁止金針花在採收時浸泡二氧化硫,對此李應含的見解是,檢驗的方式跟程序似乎仍有討論的空間。無論如何,消費者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考量,許多法規與程序,應該是保障農民和消費者,這樣才能讓確保更安全安心的飲食。

1.jpg 

(第一班班長李應含先生)

 

每年8、9月金針花開的時節,著名的六十石山便是遊客結伴賞花的好去處,也是富里鄉金針產銷班第2班開始忙碌的時候。2班共有18個成員,其中有14人開設民宿。班長黃德森說,這是從2000年開始接受農業處輔導至今,經過多年努力才將生產、加工及服務這一、二、三級產業成功串連。從1999年開始,黃德森就接觸有機的耕作方式,轉型的前兩年完全沒有收入,而且改為有機栽種後,成本又大幅的提昇。例如除草的工作,以目前耕作2公頃面積的金針園為例,顧工人除草的費用一次就要6萬元左右,每年至少得除草4到6次;此外,剛開始用有機種植的時候,由於栽種的技術不夠,直接造成產量的大幅減少,這些都是農民要轉成有機栽種所必須面臨的問題。黃班長說:「經過這幾年的摸索,有機栽種的技術上已然成熟許多,像是在面臨蟲害的時候,利用辣椒水加上米酒和醋噴灑在花上,就可以有效阻隔病蟲的入侵。」也因為技術的改良,相對地產量也比最初的時候提升不少。


黃德森自信地表示:「2班是目前全國唯一得到無毒農業有機認證的金針產銷班。」不但對於土壤、水質和有機肥都非常注重,轉變成有機耕作時,金針的加工過程也有改變,以往金針收成後會先浸泡二氧化硫,目的是要增加金針花的色澤鮮豔、保存期限和口感脆度,現在採收後直接烘乾,不再經過藥水浸泡,因此顏色不若傳統製法的金針散發豔麗的橙色,而是呈現比較灰白的黃色,賣相明顯差很多。

剛開始推出市場時,消費者的接收度的確不高,經過這幾年政府的推廣和業者的努力,消費者對有機作物的接受度大為提昇,因此目前該班所生產的有機金針能順利銷售,而銷售通路多半在花季時直接販售給遊客。黃德森更指出像2008年的花季,有4名班員所生產的金針在花季期間就販售一空,根本用不到其他的銷售通路。黃德森自己也建立「德森有機農莊」,每年在花季時提供民宿和餐飲的服務。他說:「休閒農業的導入的確讓班員們得到更多的收入。」六十石山的金針花、山上的農戶和外地的遊客交織成一個休閒農業美麗景象。不過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有機無毒的條件下才能永續經營,而這也是每位班員未來共同努力的方向。

 2.jpg  

(第二班班長黃德森)

從花蓮縣富里鄉的金針產銷班的第一、二代可以看見,產業如何進行轉型以及複合式農業的前途光景。在縣府的農業轉型培訓計畫之下,首先先經由當地長期種植金針花的農民來組成第一代的產銷班,主要目標從短程開始,換言之,先做金針花產量的提升以及品質的保證,透過專業的金針花農提出的各是經驗與辦法的架構下,來達到金針花產量有可以行銷的基礎存在。如富里金針產銷班第1班班長李應含認為他最得意的事是將金針賣出好價格;而他未來願景是希望政府對檢驗金針的法規可以放寬,有討論空間。政府已經禁止金針花在採收時浸泡二氧化硫,然而要怎麼樣才能讓消費者可以吃得更安心,應該開放讓專業的種植金針花人式來共同參與,除此之外,農民的權利也需要透過法制化來受到保障,否則被覬覦此利益的團體盯上後,農民往往只能付出勞苦心血換來微薄的金錢。故在第一代時期,完全先從農業的角度來看金針花如何增質產量與銷售,偏重的還是以當做經濟作物為主要優先考慮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這樣的方法之下,是可以建立一個健全的生產模式與銷售基礎。

 

隨著時代變遷,民眾注意到除了努力於工作之外,應該都娜一點時間到戶外走走。於是出現了許多新名詞如「慢活」、「Long Stay」…等等,許多的產業也因此更上這股潮流,如捷安特的腳踏車業造就了新一次的經濟奇蹟。農業無法故步自封,所已出現了許多產業升級與複合式經營的模式產生。在第二的金針花產銷班當中,18位就有14位學員有開設民宿,並且透過最流行的無毒、有機的生產方式,來打響金針花的品牌。並且利用當地風景的優勢,讓金針花不僅是經濟產物,更是吸引遊客來到六十石山的工具之一。來到此處,除了可以品嘗到各式各樣產銷班研發出的金針食品之外,來可以欣賞到媲美小瑞士的風景以及體驗農村生活,獲得無法在都市裡買得到的慢活步調。經產業轉換成複合式,除了可以一方面行銷自己的農業產物之外,另一面可以創造新的附帶價值,來達到永續經營的結果。花蓮富里鄉金針花產銷班的個案值得更深入研究,如何將它的模式推廣給其他類似產業的農民來參考,也是我們必須要作的,讓農業產品不僅是拿來吃之用,而是共同型塑出新的價值文化。

 


arrow
arrow

   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